2015年影响煤炭价格波动十大焦点汇总分析
一、动力煤仍处于供大于求局面
尽管动力煤价格已经刷新近年来的低点纪录,但是目前的价格水平还是不足以刺激需求、抑制供给,进而改变动力煤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路耀华近日表示,2015年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难以改变。前两个月国内市场的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了2.2%。另一方面,我国煤炭产能过剩压力依然较大,全国煤炭产能已经超过40亿吨,在建产能达到10亿吨左右。尽管煤炭产销量和进口均有所下降,但煤炭库存持续处于高位。数据显示,全社会存煤已持续39个月超过3亿吨。
二、动力煤1509合约跌破400元
本周动力煤期货大幅下跌,主力1509合约跌破400元/吨整数关口,迈入“3”时代。近期动力煤期货市场利空不断,继电价下调落定之后,财政部有望下调煤炭增值税的消息又给市场注入了新的下跌动能,成为动力煤期货迈入“3”时代的导火索。
三、环保压力让煤炭消费打折
以“柴静事件”为标志,今年我国环保改革工作明显提速,与此相关的清洁能源行业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煤炭消费则相应受到打击。受能源结构调整,南方大量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企业关停;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风电、核电、水电和太阳能,对电煤市场冲击很大;尤其新上特高压送电,天然气发电,减少了煤炭消耗。预计在鼓励新能源发展、消纳清洁能源、防治大气污染等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我国北电南送、西电东送等特高压输电通道有望迎来满负荷运作,挤压远距离运输煤炭的需求,导致下水煤价格承压下行。
四、下调电价,倒逼电企压价购煤
为降低企业成本、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增长、有扶有控调整产业结构,4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约2分钱;实行商业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将全国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1.8分钱。电价下调对于降低煤炭生产成本的作用轻微,却有可能倒逼电企压价采购电煤。
五、增值税税率调减,降本传导不利于煤价企稳
新能源产业风力发电继清费利税、限制进口煤、下调出口关税等一系列煤炭“救市”政策之后,财政部目前正研究将煤炭增值税税率由目前的17%调减为13%,以助力煤炭行业脱困工作。由于期货价格是含税价,增值税率的下调将直接导致盘面价格下跌。煤炭行业脱困政策的长期实施有助于改变煤炭行业大面积亏损的局面,促进煤炭价格稳步回升,但是短期内煤企税负的下降令市场预期煤企生产成本有可能进一步降低,不利于煤价企稳。
六、大秦线检修不会对煤炭供给产生实质性影响
尽管大秦线检修已经于4月6日开始,进行了5天,每日上午停电检修3-4小时。但受经济下行及市场萎靡影响,到港船舶稀少,港口煤炭调出量同样在减少,煤炭进出数量基本保持平衡。本月大秦线检修期间,预计每日发运量为100-105万吨。而铁路检修对缓解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局面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顶多造成港口库存小幅减少,低硫煤紧缺,煤价跌幅收窄。持续25天的大秦线检修可以减少一定的市场供应,但无论是港口还是电厂的煤炭库存都处在高位,疲软的需求以及各大煤企的促销力度,预计往年的检修行情或很难再现。
七、下游行业不景气,耗煤量减少制约煤价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劳动密集型、加工型企业、高耗能行业或是外迁到东南亚国家,或是迁往内陆地区,造成沿海地区工业用电量不增反降,导致南方电煤需求不旺,拉运量减少。房地产市场不景气,钢材、水泥、建材市场不振。不但这些产业耗电量减少,而且也减少了耗煤量。春节过后,民用电减弱后,工业用电一直没有跟上,造成电厂日耗一直难以上涨;元宵节后和大秦线检修前的补库存行为没有出现。
八、煤企恶性竞争,让利不让市场助推煤价下跌
今年2-4月初,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下游购煤积极性很低。市场竞争的重压之下,神华集团被迫连续出台优惠政策,变相降价,其他同煤、伊泰等大型煤企也推出优惠“叠加包”,助推了煤价继续下跌。下游企业依托高位的库存,积极消耗自身存煤、按需拉运,并对煤炭市场保持观望,择机采购,影响了煤市复苏。
九、煤企效益大幅滑落,煤炭行业进入全面亏损
前2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额82.7亿元,同比下降62.6%,降幅比2014年扩大16.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65.5亿元,同比增长32.4%,全国煤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整体亏损。
十、进口煤已经参与价格战,卷士重来会有时
自去年年底中澳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之后,市场普遍预期今年中国将取消澳洲煤的进口关税。如果预期达成,那么国内主要进口煤——印尼煤和澳洲煤都将不受进口关税上调的影响,低廉的进口煤可能继续对动力煤期货盘面构成冲击。近日,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将4月份印尼动力煤出口引导价(HBA)定为64.48美金/吨(FOB价格),较上月下跌4.8%,较去年同期下跌13.8%
未来的煤炭还有戏吗?香港凤凰网资讯客户端主笔唐驳虎先生的一篇文章,新萄京娱乐网址2492777阐述了中国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移动变电站沉着,客观,真实,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煤炭。
“中国——离开煤行不行?”
先看天然气
中国的天然气蕴藏量很有限,包括新兴的非常规页岩气号称储量巨大,但开采价值极低。经过数十年勘探,中国的油气包括非常规油气可采分布底蕴基本已经明确,突然冒出大油田大气田的可能基本等于零。
至于进口天然气,即使把从中亚、中东、缅甸等地进口和国产陆上、海洋乃至煤制气全部算上,中国中长期规划的年天然气用量也就是3600亿立方米,2.6亿吨的规模。这已经是极限。
要知道中国现在的年原煤消耗量已经超过38亿吨,即使折算成标准能源单位煤当量,天然气远期的用量仍然只有煤的大约1/15。
所以说,大力用气是没错的,取代煤是绝无可能的。
再看看核能
2014年中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约2030万千瓦,年发电1305亿千瓦时,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39%。
目前在建的核电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已经是全球发展最迅猛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
据预测,到2030年,核电的规模应该在1.2亿千瓦左右,年发电量800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也就区区1亿吨。
这已经是极限发展了。核电的效率、规模可能远远低于人们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象。鲜为人知的是,今天中国的铀原料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90%,远远高于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
相关标签:移动变电站